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
     年份      2021
     模式名称      稻虾养殖尾水治理技术模式
     模式类别      生态恢复
     简要描述      示范基地内沟渠改造为梯级湿地净化系统,分别为生物物理净化区(一级)、强化净化区(二级)和水质稳定区(三级)。梯级净化区各区之间用过水坝分隔。三级净化沟渠的长度比例为5(一级):4(二级):1(三级)。为达到尾水排放标准,有必要将出水末端口补充一块深度净化湿地(面积约10亩)。养殖尾水先通过水渠进入稻田/浮床水稻湿地,如果附近没有稻田,或者超出稻田消纳能力的尾水,就直接流入湿地净化系统;经过梯级湿地净化后,水质稳定区的水质达到满足养殖田使用的标准后,可以进入养殖田;否者在水质稳定区继续净化(图8)。水质稳定区的水质如果达不到排放标准,需要进入深度净化区继续净化,直到达标,方能排放。
     推广效果      大通湖区千山红生态农业产业园进行稻虾养殖尾水治理示范基地建设,通过项目建设,降低稻虾养殖尾水污染,形成可推广的稻虾养殖尾水治理技术模式,对周边区域形成示范效应,在全区进行推广,从而降低区域面源污染,改善大通湖入湖水质,实现项目区经济和生态的协调发展。
     联系方式      谢永宏,xyh@isa.ac.cn
     附件     
     最后更新日期      2022-12-14
版权所有: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 京ICP备05002838号-58
Email: dtm@cern.ac.cn TEL:0731-84615203 技术支持: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 •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