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The Innovation Conference简介
自2023年起,学术期刊 The Innovation 发起的“前沿科学创新大会”已成功举办两届。大会汇聚了千余位来自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和投资机构的专家学者。创新大会以“征集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发表成果—落地转化”为主线,通过圆桌对话打破学科壁垒,推动科技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创新大会获得了国家级、省部级及地方媒体的高度关注与重点报道,为会议主办地的科技发展注入创新活力。
二、“2025前沿科学创新大会”专题
“2025前沿科学创新大会”将于7月11–13日在长沙举办,参会人员约800人(包括三十余位院士)。本次大会设置如下主题:气候变化与健康、生态农业产品功能化、生态农业过程智能化、宇宙实验室、以种适地与粮食安全、水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科技成果转化、青年科学家社会责任论坛、器官再生与修复、昆虫基因组与适应性进化、肠道微生物组学研究的挑战和机遇、中西抗癌互鉴、矿山废弃地智能监测与再利用、地震监测及灾害防控、深空深海领域关键科学问题与挑战、异种移植的中国之路、创新药研发未来等。
持 续 更 新 中......
三、“生态农业”
全球生态农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转型,从过去模糊概念,逐步迈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新模式。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欧洲绿色新政以及中国绿色低碳发展战略等政策驱动下,生态农业的内涵也在发生深刻变化,它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食品安全与环境保护,更是成为保障全球粮食安全、应对气候变化和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手段。为进一步推动生态农业转型过程中在科研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我们聚焦三个关键议题:生态农业产品功能化、生态农业过程智能化,以及破解生态农业科研与市场脱节的困局,以期引发更广泛的关注与深入探讨。
生态农业产品功能化的核心在于利用精准高效的生物营养强化技术,提升农产品的营养配置和生态价值,从而满足全球消费者对农产品在营养品质和生态价值上的需求。然而,由于全球各国在农业基础设施、经济发展和文化背景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目前对“生态”、“绿色”、“有机”等概念的定义模糊、标准混乱,导致国际统一标准的制定面临重大挑战。为破解这一难题,应在国际组织协调下制定相对统一且灵活适应区域特征的生态农业产品标准体系。在确保全球标准统一性的同时,尊重并保护各地特色农产品的独特性,挖掘与保护重要种质资源,强化地方品种的独特性与功能价值,避免同质化,以此推动区域品牌建设并有效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在技术层面,应以生命科学和大数据分析为核心,深入探索关键功能基因及其调控网络,系统解析农产品营养代谢机制,精准研发适应不同区域条件的生物营养强化技术。此外,推广种养结合和循环农业模式,借鉴荷兰精细农业、日本循环农业和台湾精致农业等成功经验,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协同提升,全面拓展生态农产品在健康价值、文化价值和环境价值等多维度的综合效益,助推农业可持续发展。
生态农业过程智能化的根本挑战在于如何有效融合智慧技术与生态农业本身的复杂性、生物多样性和低外部投入原则,避免过度技术依赖造成生态系统弹性降低与生态功能退化。突破这一挑战的首要任务是解决生态关键信息精准采集难题,优先研发低成本、高适应性的传感设备,实现对土壤微生物活性、昆虫群落动态及作物细微胁迫信号等关键但传统上难以量化的生物参数进行可靠的原位监测,并结合卫星遥感、近地遥感与物联网技术,构建能反映生态系统健康状态的多维数据库。借助强大的数据挖掘和智能算法优化决策模型,整合环境、生物和管理实践等多源异构数据,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能够准确理解生态农业系统非线性特征及物种间复杂互作关系的智能决策模型,提出符合生态原则且具备可解释性的精准管理决策建议,例如优化生物防治策略或轮作安排,以辅助而非替代农民的生态直觉。在适应生态农业场景的智能装备方面,一方面应积极研发轻量化、低成本且易于维护的农机装备,以降低农业智能化的应用成本,确保技术应用始终服务于生态目标;另一方面,针对不同纬度、海拔及复杂地形条件,开发高性能的农业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推动农业生产过程的精准作业和管理。欧洲智慧农业技术推广与以色列精准滴灌技术实践,均为全球生态农业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成功的经验范例。
长期以来,生态农业领域中科研与市场之间存在广泛脱节,科研成果转化不足,这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高度地域性、转化周期长、市场不确定性强,以及现有科研考核机制脱离实际应用需求密切相关。为实现有效转化,需精准把握市场需求,利用大数据分析深入挖掘消费者行为、产业链特征与市场趋势,科学动态地进行选题布局,避免出现“闭门造车”的局面,推动生态农业产品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和消费市场。应积极借鉴欧洲以知识经纪人为核心的农业知识转移模式,推动科研机构、企业、政府与农户等多元主体深度合作,搭建有效的跨学科协同创新平台。此外,应完善生态补偿制度与生态账户建设,建立标准化生态账户并形成合理的产业激励机制,有效引导农业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精准融合,促进生态与经济效益的协调提升。例如,哥斯达黎加“生态服务支付计划”调动了农民对森林保护的积极性,促进了生态价值显性化与交易化。
生态农业的转型,取决于能否从理念转化为系统实践,彻底破解农产品“品质好但销售难”、生态农业“生态好但成本高”、科研成果“成果好但转化难”等现实难题。我们提倡建立国际化的交流与合作平台,吸纳政府决策者、科研人员、企业管理者以及一线农业从业人员的广泛参与,共同探讨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四、会议形式
“生态农业”专题安排在7月12日下午13:30-17:30,专题采用圆桌会议形式(见上图);安排了3个议题,由主持人和嘉宾围绕该议题开展讨论;任何参会人员都可以参与讨论。
五、“生态农业”日程安排
六、注册与缴费
正式代表:2300元/人
学生代表:1500元/人
提交注册信息
https://www.the-innovation.org/conference/xinn